近日,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亚太赛区)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和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协办。在开幕式上,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IARC)创始人、佐治亚理工学院Robert C. Michelson教授、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中航工业618所所长宋科璞分别致辞,本次大赛亚太赛区裁判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宗基教授宣读誓词,参赛队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磊同学发言,最后,本次大赛承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广军副校长致辞并宣布比赛开幕。
创始于1990年的“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是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罗伯特•米切尔森教授倡导下,由国际无人系统协会(AUVSI)举办的全球性赛事,以前一直只在美国举办。今年这项赛事首次设立亚太赛区,与美国赛区同步进行,两个赛区的比赛规程完全一致,依据共同的比赛规则进行评分。
自1990年创立以来,“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已经经历了六代任务,每一代任务(竞赛题目)都保持着让当时的机器人和无人机研发人员乍舌的超高难度,并以此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顶尖理工科大学的大学生们前来挑战。本次比赛(第六代)任务的想定是:一位潜伏于某情报机构的特工称,一份拟破坏全球利益的高度机密的计划书存放在一个U盘上,被藏匿于位于某偏远小镇的安全机构中,该特工已经侦测到该机构有一个安全缺口。全球组织为了阻止这项破坏行动,计划用一架小型自主飞行器从窗户秘密潜入,小心地避开多重警报器,窃取U盘,再将一个完全一样的U盘放在那里迷惑敌人,而后再次避开所有的警报器原路撤离。比赛对飞行器的重量、尺寸、安全防护等方面作了严格要求,并规定不许使用GPS导航设备。
由于卡塔尔和伊朗的参赛队未能完成无人机建造工作赛而退赛,因此本次比赛只有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8所国内大学代表队参加。在3天的赛程中,各参赛队分别参加了静态评判、技术答辩、学术研讨、现场比赛等活动,展示了他们在飞行器设计、精确导航、自主控制等方面的创新技术。8支队伍共进行4轮角逐,依次挑战这项任务,但未能成功,其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表现出色,成功越窗进入走廊并转弯飞行。第六代比赛任务于2010年设定,包括今年在内在美国已举办了3届比赛,至今仍没有队伍挑战成功,今年美国赛区表现最好的队伍,能成功进入每个房间并安全撤回,但还未发现U盘。罗伯特教授对中国队伍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最出色的队伍的水平应位于美国赛区第4-5名。罗伯特教授为8支队伍分别颁发了单项奖。
正如罗伯特教授所言,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更多地强调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让全球高等学府的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而竭尽全力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整合在自己的无人机上,使这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在自己手中变为现实。通过一年年的比赛,让我们看到全世界的学习机器人、无人机课程的最顶尖的大学生们,为解决一个个难题而思索,并从中收获探索未知的快乐,这正是人类需要的精神。本次大赛促进了我国高校学生在飞行器设计、导航与控制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紧密结合和国际化,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非常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该赛事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该赛事进行了相关报道